点击上方“青医说考研”置顶我们
01
“肝肾同源”的主要依据是(单选)
A.厥少二阴之气相通
B.相火同寄于肝肾
C.肝肾同属于下焦
D.精血互生互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故有“精血同源”之说,而这种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又称为“肝肾同源”(D对)。
02
血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可表现在(多选)
A.面色的红润
B.肌肉的丰满壮实
C.皮肤毛发的润泽有华
D.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血的生理功能的记忆和掌握。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具体可表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以及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
03
肢体筋腱的有力,关节屈伸转运的灵活,主要取决于(多选)
A.津液的濡润
B.血量的充足
C.血行的流畅
D.气机的调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
“肢体筋腱的有力,关节屈伸转运的灵活”关键在于受到濡养——津液流入骨节,滋润骨节,则关节滑利,屈伸自如(A对);血量充盈(B对)且血行通畅(C对),肢体筋腱得充养而有力,关节得濡养则屈伸转运灵活。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D错)。
04
与血液的运行和调节有关的是(单选)
A.肝的疏泄功能
B.肝的藏血功能
C.两者都有关
D.两者都无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
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血量的充足以及气机的调畅。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并可根据生理需要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且可防止血逸出脉外(B对);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血脉通畅,血液才得以正常运行(A对),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行(C对)。
05
液的特性和功能是(多选)
A.质稠厚,流动性小
B.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
C.濡养作用
D.渗注于血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祈:ABC。
本题旨在考查液的特性和功能。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这属于基本知识点,是需要掌握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病因与发病(六)考点十九:邪气和正气的作用总结考点二十: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外环境主要指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地理特点、环境卫生等。外环境与致病的邪气密切相关,不同的气候、地域、生活环境、常伴随着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外邪,因此外环境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内环境主要是指人体的正气,一般来说,人的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体质壮实,情志舒畅,则正气充足,抗病力强,邪气难于入侵,病邪易被去除。若体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减,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当然,内外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好的外环境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同时,健壮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考点二十一:发病的类型1.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包括①新感外邪较盛。②情志剧变。③*物所伤。④外伤。⑤感受疠气。2.徐发又称“缓发”,包括①内伤邪气致病,如思虑过度、房事不节、忧愁不解、嗜酒成癖等。②外感邪病中,感受湿邪,其性黏滞重着,起病多缓慢。③感邪较轻,正气抗邪缓慢。3.伏而后发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①外感性疾病见于“伏气温病”者。②外感病邪较轻,或外邪入侵时正气处于内敛时期,邪气处于机体较浅部位,因而正邪难以交争,邪气得以伏藏。③外伤后期可致破伤风、狂犬病等。4.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如肝阳上亢眩晕所致中风;小儿食积导致疳积;哮喘导致肺气虚和心血瘀阻;肝胆疾病导致癥积和结石;久疟继发疟母;等等。5.合病与并病①合病:是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多见于感邪较盛、正气相对不足。如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肺卫症状与脾胃症状同时出现;温病学中的卫气同病、气血两燔、气营两燔也属合病范畴。②并病: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多见于病位传变或相对转移,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6.复发(1)概念及原因复发,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引起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因的作用。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过度劳累、复感新邪等,均可导致复发。由复发引起的疾病,称为“复病”。(2)基本特点①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又不完全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比初病的病理损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②复发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③大多有诱因。(3)主要类型①疾病少愈而复发。②休止与复发交替。③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4)复发诱因①重感致复:多发生于热病新瘥之后。②食复:饮食不节致脾胃病复发、食鱼虾海鲜致瘾疹和哮喘复发、过于饮酒或过食辛辣炙煿之品可诱发痔疮、淋证。③劳复:过劳引发慢性水肿、哮喘、疝气、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④药复。⑤情志致复:情志因素诱发癔病、惊痫、瘿瘤、梅核气、癫狂等。⑥某些气候因素、地域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诱因。考点点拨此考点为年新增考点,命题的空间比较大,发病的类型及每一种类型包括哪些方面,都要分条理解和记忆。如感邪即发有哪些原因,徐发分哪几种情况,等等。尤其复发的内容较多,要重点掌握。
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