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鼻衄当孔止-
当孔实为当泉及孔最二穴的简称。-
“当泉”穴为日本针灸医生齐藤安世用治鼻衄的阅历用穴,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多用于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痛声嘶诸症,穴有疗养肺气、清热止血之功,余临床三十多年来针刺本穴有显然止衄影响。频年来合做指压当泉穴则可提升诊疗功效。若只施以指压法亦可获效。
针灸方:鼻衄兼头昏头痛者:当泉、孔最、配印堂、风池。-
12、心胃内关疏-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安定止痛等成果。
应强调讲解的是,内关通于阴维,而阴维脉与足三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足阳明胃经投合,这些经脉均循行于胸脘胁腹,故“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处之心痛实指心、胸、胃、胁肋、腹部的内脏疾患。总而言之,内关诊疗心、胸、胃、胁肋、腹部诸症状疗效切当。十余年前,余曾上北京华夏中医研讨院针研所研习,有幸获得程莘农老老师的亲身指示,他觉得内关是诊疗胃部疾患,及心神疾患的重大穴道,大凡胃痛腹胀、程老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诸穴其效颇佳。-
针灸方:(1)胃痛胸闷:取内关、建里、上脘。(2)心悸失眠:内关、神门、膻中。《拦江赋》:“胸中之痛内关担”。
13、腿痛刺重海-
重海穴在环跳上两寸向后横开一寸之处。-
有幸向万云程老老师(大众尊称为“万神针”)研习知道诊疗下肢瘫痪、风湿腿痛的奇穴——重海,吾行医三十余载,大凡下肢疾患罕用此穴,诊疗腰腿痛苦严峻者,多取肾俞,重海、悬钟三穴再选配风市、殷门、承山诸穴领悟到自从加用重海穴后其疗效则巩固。
针灸方:腰酸腿痛,取重海配肾俞、足三里,或针或灸。
14、目疾透拈竹-
拈竹乃是太阳膀胱经要穴,善治目疾。-
针灸方:(1)头子痛苦:取拈竹,合谷,风池针之。
(2)双目红肿:拈竹,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合谷,耳尖(三棱针点刺出血)。-
《百症赋》云“目中漠漠,急寻攒竹三间”。-
15、大椎解癇热-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之下凹下中,先平肩取之,再令患者渐渐摇头,第七颈椎可随之而动(再下一椎体即第一胸椎则不会随之转嫁),此法定取大椎较为方便,大椎穴为兄弟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为诸阳交会之所、统率混身之阳气,本穴是泻阳邪、调阳气的要穴,有疏风清热、宁心止痫的卓越成果。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大凡脑病、癫痫而至抽搐为首选穴之一。-
针灸方:(1)伤风发烧:大椎、合谷、内关、曲池。
(2)癫癇:大椎、身柱、丰隆、合谷、太冲。-
16、少商利咽喉-
少商属手太阴肺经,重要成果有清热解表,通利咽喉。本穴内可清泄肺热,外可宣散风热为诊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对伤风、咳喘、鼻衄、腮腺炎、声响下降均有肯定疗效。-
少商为肺经井穴,又有开窍醒神,舒筋灵活,清热止疼之功,如《时后歌》曰:“……热血流入心肺腑,需要金针刺少商”。-
吾父亲治急性咽喉肿痛常以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少量,第一天功效不显者则越日加针合谷,功效卓越。
针灸方:(1)急性喉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照海。(2)慢性咽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天突、太溪皆有用。-
17、阿是蠲酸痛-
阿是穴——亦名天应穴。机体有病变,即会在人体某处按压痛苦加重,或胀或麻显然,某一点即为阿是穴,故又称未必穴。-
阿是穴亦痛亦胀之处,亦是经络不通之处,经过按压寻找方有“快然”之所,即经过阿是穴的诊疗,调治机体,疏通经络进而抵达止痛治病的目标。《玉龙歌》云“浑身痛苦疾特别,未必穴中细审详”。-
针灸方:(1)头痛:阿是、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阳。(2)坐骨N痛:阿是、环跳、承扶、阴陵泉、承山。-
18、人中善拯救-
人中浑身之要穴也,督脉,兄弟阳明之会。拿手诊治精力、神色方面症状,如:昏倒,发疯,痫症,赤子急慢惊风,中暑,癔病,三叉神经痛,其余如挫闪腰痛,晕车晕船等亦有用。-
针灸方:(1)昏倒:人中加针十宣(点刺放血)-
(2)赤子急惊风:人中加针印堂,内关,足三里。-
(3)癔病:人中加针合谷,内关,丰隆。
据报导,针刺本穴对呼吸成果的调换有相对稀奇性,其针灸效应与呼吸中心成果状况亲切联系,尤在对呼吸中心枯竭时疗效更显。对实习性休克动物具备显然的抗休克影响,当血压降到(10~40毫米汞柱)、呼吸苏息时,针刺“人中”,绝大普遍也许复原。-
19、昏倒绝骨觅-
悬钟属胆经,胆为木之性,主疏泄条达,肝肾同源,肝胆又为内外,看来胆与肾联系,肾主藏精,精又生水,《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叙述,张景岳曾提议:“无虚不做眩”,《直指方》亦云:“瘀滞不可皆可昏倒”针悬钟可舒肝理气,益髓生血,补肾健脑,舒筋灵活故能改观高血压昏倒等联系症状。
针灸本穴可充养髓海,诊疗头晕目炫耳鸣,贫血失眠,影象力消退,诸症均有卓越功效。-
研讨声明:本穴对高血压有降压影响,尤为是III期高血压功效较好。-
针灸方:高血压、头晕目炫:绝骨、风池、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