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肉叔熬夜一口气刷完了一部新剧,10集。
不废话,就是它——
心灵猎人
Mindhunter
《心灵猎人》是今年最“特别”的罪案剧。
有多特别?
它集合了美国近代,最臭名昭著的几位真实杀人狂:
EdmundKemper:杀掉自己的祖父母、妈妈的闺蜜、五名女大学生、一名15岁女中学生,奸尸碎尸,最后用铁锤砸死亲妈并对她的口腔进行性侵;
MonteRalphRissell:14岁就初次犯罪,强奸了12名女子并杀害了其中5人;
RichardSpeck:医院宿舍,折磨奸杀8名护校女学生。
等等等等。
从左到右,分别是EdmundKemper、MonteRalphRissell和RichardSpeck的原型和剧中角色
连环杀手、奸杀、真实案件改编……听起来是一出悬疑血腥的好戏?
错。
它一点也不刺激,一。点。也。不。
鲜血淋漓的案发现场,没有;狰狞的杀人狂面目特写,没有;受害者死前惨状,更没有。
最多给你看看犯罪现场照片。
不刺激就算了,剧情还慢慢慢慢慢到死。
剧中人不是在聊天、访谈、开车(真·driving,别想太多)、坐飞机,就是在吃饭、过日子。
这大概是全剧最香艳的一幕了
但如果你看过《犯罪心理》《汉尼拔》《沉默的羔羊》,你一定会对这部剧感兴趣。
它说的是FBI侧写师的故事。
先简单科普一下,侧写,就是从犯罪现场特征和罪犯行为,来判断犯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从而定位嫌犯。
还记得当年看《犯罪心理》,侧写师们只用扫一眼犯罪现场,就能丝毫不差地说出犯人的年龄、职业、特征,比算命还准。
再看多几集,我们甚至也能咂摸出几条规律。比如爱用刀捅人的杀手,大部分是性无能。
《犯罪心理》S04E18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神奇精准的推论,是怎么被总结出来的?
这些凶残到骨子里杀人犯,他们的“变态”是天生的么?
如果早点发现一个人“变态”的苗头,能提前阻止悲剧发生么?
甚至,“连环杀手”为什么被叫“连环杀手”而不是其他称呼……
这些答案,看完《心灵猎人》你就知道了。
这部剧改编自FBI知名侧写专家、前BAU(行为分析科)主管约翰·道格拉斯所著的《心理神探》(Mindhunter)。《犯罪心理》《汉尼拔》《沉默的羔羊》都参考了这本书中的案例。
《心灵猎人》讲的,是侧写师们祖师爷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连环杀人狂猖獗,“山姆之子”、查理·曼森杀人案让美国人心惶惶。
在FBI内部几位有“先见之明”的探员推动下,一个犯罪心理侧写小分队诞生。
成员一,FBI年轻的谈判专家霍顿(乔纳森·格罗夫饰)
在一次面对劫持人质、认为自己能隐形的罪犯谈判失败后,他意识到,要阻止那些“变态”,还得摸清这些人心里到底想的啥。
成员二,FBI行为科学部老同事比尔(霍特·麦克卡兰尼饰)
负责带着霍顿往返美国各地,给警察们开开讲座,讲心理学在调查中的应用。
比尔(左)和霍顿(右)
成员三,女博士温迪(安娜·托芙饰),大学教授,团队的顾问。
他们的工作内容——与著名连环杀人犯对谈,记录他们作案前后的心理状态,调查家庭背景,整合成一套知识体系;去美国各地警局开讲,普及犯罪心理的知识;给各地警察提供帮助(仅推断和审讯、不参与现场勘察和抓捕)
听起来非常的纪实频道feel?
就是这样的。
尽管导演用了不少技巧来提升观感,例如用一组开车、加油、坐飞机、买烟买早餐、开行李箱、住旅馆的快节奏蒙太奇,展示两个大男人的出差生活。
车飙起来的时候,窗外风景快速滑过,很有好基友任驰骋的感觉。
但大段大段的访谈片段,还是让部分观众表示,闷。
真那么闷?
绝不。
《心灵猎人》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看的剧。
大卫·芬奇,一个对连环杀手有着蜜汁执着的导演。
他大部分作品,拍的都是“变态”们的故事——《十二宫》《七宗罪》,甚至《消失的爱人》里给老公下套、手刃前男友的妻子。
但这次,芬奇没有把重点放在这些变态“怎么杀”,而是带我们扒开他们的脑袋,探究“为什么杀”。
侧写小组的第一个采访对象,EdmundKemper。
履历惊人:杀死祖父母、多位女学生和自己亲妈。
但霍顿发现,除了格外的高、胖,这个人很普通。
教养不错,彬彬有礼,说话清晰有条理,请霍顿吃监狱厨房的鸡蛋三明治,给他泡茶;心思细腻,关切霍顿的紧张情绪。
就……不像是个连环杀人犯。
但当你跟着霍顿放松防范后,他的只言片语又会让你听得心里发毛。
他把杀人形容成“职业”,把自己所做的事,形容为“鸿篇巨著”;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为什么人的喉咙最难插入(他对亲妈的头颅进行过喉咙性侵),边说边走上来,捏住霍顿的喉咙,让他“感受”。
可不可怕?
再深入探究,你又会发现,他也许天生残暴,从小就喜欢割烂各种东西。
但从肢解无生命的洋娃娃,发展到真正杀人,背后的推手,居然是自己亲妈。
他从来没得到妈妈的爱,因为长得太像她讨厌的前夫,他妈把婚姻失败的恨,转嫁到儿子身上。
羞辱他、诋毁他、隔离他,积年累月。
所以他对女性的暴力,是多年来被亲妈精神虐待的压抑发酵后的报复。
讲到自己亲妈时,Kemper的语气就会从悠闲,转变为一词一顿的僵硬麻木;
而芬奇的镜头,也慢慢推进,让你不可抗拒地靠近这个凶神,被他的童年阴影笼罩。
一个家庭内部阴影,演变成全社会的噩梦。
如大卫·芬奇所说——
这些凶徒受尽了虐待,他们困惑、但邪恶。这个剧的重点,便是对残暴人性起源的追踪和回溯。
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自带“邪恶基因”,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得到正确疏导,任其反弹蔓延,你就有可能变成“变态”。
连环杀人狂如此,正常人也是。
男主角霍顿,权力的爱好者。
就算只是个无名小卒,工作上无人鸟他时,他也需要在床上用“联邦特工”的身份睡服女友。
从无名小卒成为被簇拥的“现代福尔摩斯”,一直没变的,是霍顿身上从来、从来都没换下的全套西装。
他最早从一次失败的谈判中,了解到犯罪心理的重要性。为了这个他甚至不惜放下职业的身段,回到大学学习。
后来团队的工作渐渐有了知名度,同行警察都对他投以崇拜的眼光。
他开始自大,不择手段。
画面就能看出明显不同——
第一次访谈杀人犯:霍顿姿态被动,拘谨地握着笔,人物在明、占用画面空间小;
后来的访谈:他姿态主动,大胆向杀人狂伸出手,用词粗俗,占用画面空间大,人物却陷入暗处。
第二集第九集
后来的他一再强调,没有他,就没有犯罪心理侧写的今天。
霍顿从来就是一个渴望权威的人,犯罪心理侧写帮助他获得这份万众瞩目的权威感。
说白了,整个犯罪心理侧写的发家史,也是霍顿一步一步黑化的过程。
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回望你。
还记得《消失的爱人》开头和结尾那两个互相照应、毛骨悚然的“妻子的目光”么?
《心灵猎人》里,芬奇也玩了类似的一招。
当我们看见男主角霍顿,神态自若地操着那句曾经从杀人狂嘴里说出来的粗话,采访另一个犯人时,意味着他正式踏入深渊。
第九集第二集,同一句话,翻译不同
在芬奇的手里,没有绝对伟大与邪恶——
罪行累累的狂徒,是可怜可鄙的家庭阴影受害者;犯罪心理学的先驱人物,是集合了天真和圆滑,自卑和自大,渴求权力加身的虚荣者。
所有人物,都被拆解成一块块,犹如棱镜,折射出现实中复杂的人性。
这也是本剧最入味的地方。
除此之外,给《心灵猎人》添色的还有它对近现代社会现象的提问。
在头两集,一个问题被反复点出——
资深警官说:杀人变得随机,作案动机变得难以预测。
霍顿攻读社会学博士的女友,则提到——
犯罪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
杀人变得随意,是社会出了问题。就像《娱乐周刊》所说:它几乎可以说明现代美国疯狂的起源。
何止美国。
还有愈演愈烈的极端主义、歧视、有组织的无定向犯罪。
这个层面看,《心灵猎人》更像一部现代的社会寓言故事。
如果罪犯非天生邪恶,而是后天造成,那么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种种社会癔病,根源又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