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仙宫(又名:英风古寺)是原黑龙江省海伦县的道教庙宇,位于扎音河南岸敏字十五井(今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吉祥村),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弟子徐宗梁道长复建。庆云仙宫始建于民国5年(年)至伪满康德8年(年)方告竣工。时,数千信徒及富豪斥巨额善款,由九台山道士李元恒主持建造。虽经红羊劫岁,改朝换代,然红尘之事,没有打扰中断。庙宇建成开光后,李元恒道长即任第一任方丈。庙内奇闻大凡庙宇道观的修建必与奇异的风水或美丽的传说有关,庆云仙宫亦不例外。李元恒道长原来在张家岗附近(今绥化一带)选址建寺,刚刚开工,即雷雨交加,一拉车的牛被雷霹死,众人都认为不祥。李道士夜做一梦,梦见真人指点说此地风水不好,必须要迁址。真人说,套上马车向西北走,一直走到马与车分离时才可停下,这个地方才是建寺庙的地方。第二天,李道长将真人托梦点化之事说了,众人都认为荒唐,将马车套绳拉断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依照真人的点化,套上马车直奔西北方向。当马车走到扎音河南岸时,马车套绳突然拉断,马跑出车辕。李道长大喜,仔细观看见,路旁泉水汩汩流淌,积蓄成清澈见底的水塘,塘里开满了荷花,这在高纬度的海伦是奇异的。道长见状,忙匍匐在地,祷告上苍,遂决定将庙建在这里。庆云仙宫原址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是当时东三省第一大宫观。庙宇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安朱红隔扇,门旁配有一副楹联,曰:三宝至尊,统御一元造化;清虚妙道,衍称万世玄宗。匾额上镶嵌着英风古寺四个大字。山门前蹲卧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据记载,左侧的那只石狮没有舌头。相传这对石狮常到寺院偷吃粥饭,被发现后,道士便设计将尖刀藏在锅中将一只狮子的舌头割掉了,而后面的一只则幸免于难。从此,两只石狮再也没有偷食。在整个石狮将要雕刻成功的时候,舌头位置的石头却坏了或者不符合要求,于是只得将错就错,顺其自然。仙宫结构庆云仙宫的主体结构由十二撮砖瓦结构的庙宇组成,统称十二层殿。殿与殿之间前后相对,分为两行,每行六层殿。十二层殿由八庙、三楼、一阁组成。八庙分别是老爷庙、娘娘庙、龙王庙、药王庙、罗汉庙、五殿阎君庙、日月公庙、元始天尊庙;三楼包括钟楼、鼓楼、万佛楼;一阁则指金仙阁。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是庆云仙宫的建筑特点,沿着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庆云仙宫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最热闹神秘的地方要属娘娘庙。此处香火旺盛。庙的第二层楼供奉着怀抱婴儿的送子娘娘。登上红色木楼梯是送子娘娘的闺房。地下铺的是红地毯。闺房里彩绘雕花的床,床上叠着三床锦绣被,三个绣花枕头,一对宫灯,两把宝扇,还有宝镜。床上悬挂了水红色的锻缦,上面写了“有求必应”四个字。帐子两边还缀了两朵白兰花,床底下摆满了各种颜色的男女小孩的鞋,做得很精致。梳装台上摆了很多古代女人的梳妆用品。描金箱笼,十分漂亮。耐人寻味的是金仙阁。阁门两侧配有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迟报早报终须有报的楹联。在金仙阁的第二层,是梦告所,传说吕祖常对祈求他的善男信女托梦应答,常有信徒到此求梦以决疑难。据传,原在下层设有许多托梦屋,或大或小,按捐资多少分配。信众们须先在神前掷签获允后才可进入托梦屋。只许女眷入屋,不准男子进入。(护国安民九龙壁)重现辉煌修复庆云仙宫是满足当地人民对传承道教文化的渴求与践行信仰的心愿。年7月徐宗梁道长来到此地,发心志愿复兴古庙,凭己之诚,仗信仰之神力,解决了当地众多民众的顽疾、癔病、累疾;复建宫观虽苦,却不募百姓,其苦行心愿感动领导与村民,自发出力同为家乡增福泽,同心复兴道观。年9月,农历八月十八日徐宗梁道长引徐诚坚道长等共同为庆云仙宫立碑奠基,晴空明朗,祥云垂象。两年后,徐道长主持举行了众神像开光落座大典圆满!后又陆续迎请了神像落座,兴建了天王殿,挖掘了莲花池,九龙壁亦已制作完毕。至今,道观复建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