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6年前,和林格尔县的这个地方被称为魔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07/4442971.html

今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前进,40年众志成城。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坚强领导下,余万首府人激情描绘着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首府画卷”。

绿色发展薪火相传。36年前,在和林格尔县的白二爷沙坝已种下追梦绿色的种子,治沙队员们披星戴月、战天斗地,用他们的青春芳华筑梦绿色,将昔日*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万亩“魔*大三角”改造成今天的北疆林海屏障,成为全国闻名的防沙治沙典范,他们用感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这种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精神,正引领着和林格尔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从“蒙字辈”到“云缭绕”,锻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在坚守中传承绿色林海里的红色使命。

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新的征程更需要首府人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更需要我们学习弘扬白二爷沙坝精神——牢记使命、实干担当、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绿色筑梦,精神永相传。每当盛夏时节,站在海拔米的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六号山山顶极目远眺,看着满目苍翠的白二爷沙坝,作为第一批治沙专业队队长,今年66岁的乔义内心总是难以平静。

每当盛夏时节,站在海拔米的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六号山山顶极目远眺,看着满目苍翠的白二爷沙坝,作为第一批治沙专业队队长,今年66岁的乔义内心总是难以平静。

回想起那段已刻入生命的战沙岁月,清晨4点半起床出工时上百人齐唱的治沙队队歌,似乎又响彻耳畔。

从“一棵绿树”到“一片林海”,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白二爷沙坝的治沙精神犹如星星之火,燎原开来……

36年前的“魔*大三角”

从呼和浩特市南行70多公里,途经浑河,便可抵达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境内的白二爷沙坝。它位于和林格尔县南部的浑河与古力半几河之间,东至羊群沟乡的白其口村,西至大红城乡的郑家三号村,其东西长27里、南北宽22里,总治理面积达12万亩。治理前它每年把万吨*沙输给*河,并且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周围一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五六个村庄的村民被迫搬迁他处,形成了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

当地村民曾这样形容白二爷沙坝的环境:“白天*风大,黑夜大*风,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

其实,提起白二爷沙坝,很多人都好奇这名字的由来。据当地老人介绍,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有个古城叫白鹅城,戍边守城的将*姓白,因百姓讳其名,称他为白二爷。城郊一带,土地平阔,水草丰美,是当地农牧民世代安居的乐土。可是由于这位二爷草菅人命,过分作恶,引起了天怒人怨。一天骤然风沙大作,铺天盖地的*沙滚滚而来,一夜之间竟将白二爷同他的守城葬在了深深的沙层之内。然而,白二爷幽灵不散,幻化成了沙霸,千百年来,继续肆意作祟,危害生灵。

当然,这是人们杜撰的神话传说,究其原因,白二爷沙坝是人们过分开垦砍伐,致使水土严重流失,生态平衡受到极大破坏后的一枚恶果。而在这传说中,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生态环境未遭破坏前的留恋,也表达了对恶劣环境的憎恶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若想让白二爷沙坝重新恢复地貌,唯一的办法就是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然而,白二爷沙坝的年降雨量平均只有毫米,年蒸发量却是毫米。年飞播造林失败,年人工造林再次失败……

“治不好白二爷沙坝,我这个县长不当啦!”现任和林县盛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曾经的专业治沙队队员李俊,在时隔36年后,依然清晰地记得时任和林县县长云福祥说的这句话。

在白二爷沙坝的治沙中,云福祥成了改变当地治沙史的第一人。

县长不坐办公室住进沙坝把沙治

深秋的一个午后,记者一行来到和林县县城乔义的家中。这位治沙时刚30岁出头的年轻人,如今已年过花甲。在他珍藏且已泛*的工作手册上,那段30多年前云福祥带领专业治沙队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跃然纸上。

“云县长指示:4点半起床,5点出工,晚上7点半收工,9点熄灯。”

“女队员南坡6天,北坡4天;男队员西坡10天。”

“县长指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抢抓时间,发扬拼搏精神,大战天。”

……

年6月,52岁的云福祥亲自上阵,带着人的治沙队开进了白二爷沙坝。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县太爷大战白二爷”的治沙战拉开序幕。

“白二爷沙坝的治理能有今天的成果,全是云县长的精神感动和感召着我们一起走过那些艰苦的治沙岁月。”乔义回忆道。专业治沙队刚开进白二爷沙坝时,马圈、猪窝、牛棚经过简单修整,便成了宿舍和伙房。在这种条件下,云福祥和大伙同吃同住,没叫过一声苦。

六号山是白二爷沙坝东侧最高的一座荒山,在六号山种树,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治沙第一仗,从六号山打响。而六号山离驻地二十多里,一路都是走三步退两步的流动沙丘。云县长虽50多岁,却每次出工走在头里,收工压在阵尾。一天近十几个小时,中午带饭,吃饭、休息都在沙山上。夏天的沙山,气温高达四十几度,地面温度常在七十度以上!不要说植树干活,就是光坐着歇着,也会燥热难耐!可云福祥硬是和队员们顶着烈日干在一起,吃在一起,休息在一起。

乔义说,人们在山上午休,两把锹并着插,架上件衣服遮日头,鞋子一合就是枕头。云县长虽然人高马大,可他有肝病、低血糖、胆疾、腰伤和脚跟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一次因为疲劳,云县长晕倒了。大家哭着向他围拢来,当他被人叫醒,睁眼看见队员们哭叫恼丧的模样后,他笑了:“中暑算甚病?都给我干活去!”结果,他只叫卫生员打了一针,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和大家一起干起来。队员们边干边流泪,泪水和汗水滴滴答答地洒落在*沙里。

让乔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连下了七天的连阴雨。雨天对于点柠条来说是绝佳的时机,这下可乐坏了云县长:“加油干吧,雨天种柠条,保活!”唯一的一件雨衣,云县长非让队员穿上。就这样,雨下了七天,云县长淋了七天。云福祥还笑着说:“好啊,洗了七天淋浴,一分钱不花。”

除几次去县里开会之外,他一连两个多月一直在沙坝指挥、干活儿。最终,因为连续劳累,他患了重感冒,眼病也复发,大白天看不见东西,不得已,他被队员们送下沙坝,医院治疗。在医院,他也只住了两天,病情一有好转就连夜偷跑回白二爷沙坝。

那年八月十五,原本回家的他放心不下沙坝上留守的队员们,披着星辰,顶着圆月又返回沙坝驻地。看着他抛下家人,带着月饼回治沙队过节,队员们泪水在眼里直打转。

云福祥率领他的专业治沙队坚持劳作躬耕在白二爷沙坝,用一滴滴汗水换取了大漠里的绿色。白二爷沙坝的治理成了当时世界治沙史上的一个奇迹,英、美、法、日等国的20多名治沙专家都对白二爷沙坝的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治沙领头人云福祥的名字也因此蜚声海内外,先后获得了全国林业劳动模范、自治区特级劳模、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的“绿化模范”、国务院授予的“造林模范”等众多荣誉。

“挎起个牛犋拉开一道荒,

共产*派来了个好县长。

*腾腾的沙梁踏出一条路,

刘三明的水库云福祥的树。

栽起片大树鸟飞来,

给缺奶的孩子敞开怀。”

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流传在和林县的民歌,唱出了群众对*的好干部云福祥的爱戴。

誓为白二爷沙坝披绿的信念成为他们留下来的支柱

刘俊钱是至今坚守在白二爷沙坝的一员,现在仍是治沙站的职工。回想起当年治沙队的艰苦环境,他记忆犹新。

“刚进白二爷沙坝时条件特别艰苦。”刘俊钱回忆说,当时睡觉的地方就是一间大库房的地上,几十人紧紧挤在木板搭起的通铺上,入夜后,风沙肆虐,沙子从破旧的窗户吹进来,直接在棉被上又加了一层沙被。如果想翻身还得统一行动:一声哨响,一个人喊口令,大家集体翻个身。

红旗引路,治沙队伍迎着曙光向沙漠腹地开进。疾行25里,才上了六号山。又是一天的激战,随着铁锹飞舞,水平沟一道又一道地把沙漠围起来。

刘俊钱说,到了中午,沙漠凭借炎日发着威,水喝光了,汗也流尽了,浑身像着了火,可队员们都抖擞精神咬紧牙关坚持干。

该吃中午饭了,队员们早已饥肠辘辘。可是一打开饭盒,个个都皱起了眉头:饭盒里的饭四边儿都干了,当中的却酸了,上面还有蚂蚁窜,又没有水,干饭在嘴里团来团去,就是咽不进嗓子眼儿。

乔义作为队长,他吃的苦要比别人更多。然而谈起当年当队长的经历,乔义脸上写满了自豪。“年,云福祥县长为切实贯彻自治区林牧为主方针,向县委主动请缨,要治理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白二爷沙坝,把它作为全县向穷山恶水开战的突破口。人的专业治沙队组建起来了。可谁来当队长呢?云县长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我。”

于是,共产*员乔义便从新丰乡农机修造厂来到了白二爷沙坝,担起了人专业治沙队队长的重担。

乔义跟着云福祥和工程技术人员走遍了白二爷沙坝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仔细察看地形环境,做了详细的调查记录;然后从实际出发,根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确定了“造、封、育结合,乔灌草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前挡后拉、四面包围、分片挖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晚上快8点才收工,乔义带着名治沙队员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没停歇地在白二爷沙坝一干就是3个多月。在云福祥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回了趟家。那天傍晚,他刚到家就下起了雨,家里小土房两年没抹泥,半夜里屋里便下起了小雨。把盆盆罐罐都用来接雨水,但家里炕上还是全湿了,妻子的眼眶也湿了。乔义想着天一晴第一件事就是抹灰。可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雨还在下,他却想到雨天是点柠条的好机会,于是直接返回了工地。

风狂、雨大,急切的想着回去点柠条,乔义顶风冒雨整整走了一天,八十里山路被他抛在身后。*昏前,他回到了治沙队驻地,想着云县长肯定带着大伙在工地,他便直接就奔到工地开始劳动,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脚脖子已经肿成碗口粗。

家里的30亩地全靠妻子一个人打理,那年秋收时,妻子托人捎话让他回去起山药,可眼下也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忙季节,担心自己离开,队员们积极性不高耽误种植,乔义硬是没回去。直到造林结束上冻才回到家,等他的却是一多半山药没收回来,冻在了地里。家管不了,孩子更是顾不上,女儿没学上,硬是耽误了一年。

在乔义家,他的妻子向记者谈起那一段段往事时已释怀,但当时感觉很委屈,一个人带孩子操持家,觉得自己就像没有丈夫的女人。

在治沙队,像乔义这样,大部分队员都是为了“大家”舍弃“小家”。李俊一上工地,家务和农活儿都落在妻子身上。不久,妻子得了癔病,家里的田撂荒了,野草长得比庄稼还高,吃水得靠80多岁的老母亲拎着瓦罐一点点往回打,但就是这种情况,李俊仍然坚守在工地。

和林县*协副主席、林业站站长崔继峰老伴卧病不起,每次下乡种树,他都得先给老伴做好几天的饭,放在炕头上。

在治沙的那几年,许多*员根本不知道哪天是星期天,甚至连中秋、国庆等节日也常常忘记,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咬定青山不撒手。

女子治沙队成了沙漠里的红玫瑰

在云福祥的带领下,白二爷沙坝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和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造林种植面积达12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当初的15%提高到75%。昔日茫茫沙海变成了一望无垠的绿洲;过去荒无人烟的沙区,现有40多户当年的治沙队员在此安家落户。

当记者一行走进留守在白二爷沙坝的邢俊兰家时,刚刚嫁了姑娘的她脸上还带着喜悦的笑容。热情的邢俊兰一个劲儿地往记者手里塞喜糖。回忆起当初那段治沙经历,邢俊兰感慨道:“那时都是些20岁上下的女孩子,上山种树想都没想到条件能那么艰苦。但回想起治沙的那些岁月,到如今再看看满山的绿树,那里既有自己流过的汗水与泪水,更有为家乡作贡献的一腔热情,作为女子治沙队的一员,我心底还是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邢俊兰回忆,那时治沙队女队员干的活和男队员一样,挖坑、种树、背树苗,样样不落。往山上挑水,一走就是三个多小时,手指磨破,手掌打泡,缠块手绢咬着牙继续干。一个女队员一天能挖60多个长宽各80公分、深1米的树坑。

种树就盼下雨,邢俊兰说,那时条件差到连件雨衣都没有。后来有了,可干活披个雨衣又不方便,于是女孩子们冒着冷雨挥锹抡镐,扶苗培土,就连生理期也不例外。而最难的还要在雨中往山上运树苗。她们怕树苗根部漏土影响成活,纷纷脱下雨衣,把树苗严严实实包住,然后把五六十斤的树苗压在自己的肩头,沿着泥泞崎岖的小路往山上爬。

“拓荒女英雄”,这是当时人们送给马玉英的一个称号。在治沙站,记者见到了治沙队女子分队队长马玉英。24岁进沙坝治沙,仅在白二爷沙坝就苦干了8年。乔木造林季节,专业队平均每人完成0株,她竟完成了多株,是全队人均完成量的3倍多。营造针叶林,她一人完成20亩,成活率都在90%以上。年,治沙队组织直播造林,她冒雨点种柠条80亩,种草40亩,全部名列第一。专业队搞工程整地和农田水利工程,她每天挖土方量不下50立方米,比一般劳动力的工作量多得多。

采访中,记者还找到了一位女治沙队员、劳动模范张美兰。让她最难忘的是一次种树遇上冰雹,狂风裹挟着蚕豆大小的雹子向所有队员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荒山野岭,无处藏身,大家只好用铁锹在鱼鳞坑壁挖个洞洞,把脑袋藏进去暂避一时,而身体就只能暴露给肆虐的冰雹。

在白二爷沙坝治沙队中,像马玉英这样的模范人物绝非一人。记者在资料记载中看到,仅年就有张美兰、岳兰英、张秀兰、肖海枝、刘桃女、韩美霞、王美荣等23名姑娘被评为劳动模范。

是白二爷沙坝艰苦奋斗的创业之风历练了每一名治沙队员,是信仰与精神的力量让治沙队员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白二爷沙坝扎根……

采访手记:

由于年代久远,采访中,记者想尽量挖掘和寻找那个年代治沙队员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在和林县电视台,记者看到了一段大约30年前拍摄的白二爷沙坝治沙专题片:屏幕上,在云福祥的带领下,乔义等多名治沙队员在热火朝天地挖坑种树。那时,云福祥老人还健在,乔义穿着一件红色背心,黝黑的面庞透着青春的气息。时光飞逝,那段治沙岁月已成历史,当记者问乔义老人为治沙吃了那么多苦,甚至奉献一生是否后悔时,老人坚定地回答:“从未后悔!”。

在乔义老人家,当他将书桌里珍藏着的一本本泛*的工作手册递到记者手中时,那来自30多年前的无声力量将记者深深震憾,这也让我们找到了36年后,再重温采访报道白二爷沙坝治沙故事和治沙精神的意义所在。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本报记者张彦杰阿拉腾张西平云静)

审核:刘*

编审: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