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凯拉奈特莉就看看风会把我吹向哪里吧
TUhjnbcbe - 2023/5/7 21:19:00

凯拉·奈特莉不喜欢别人说她像娜塔莉·波特曼。

一丁点也不想。

虽然她的确在《星球大战》演过娜塔莉的替身。

虽然定妆后,两人的妈妈也分不清哪个是亲生女儿,哪个是替代者。

但她,就是不想。

她知道,自己和娜塔莉是不同的。

娜塔莉14岁因《这个杀手不太冷》获得奥斯卡。

她没有这样的运气。

20岁才凭《傲慢与偏见》得到奥斯卡提名。

她是凯拉·奈特莉,与娜塔莉迥然不同。

她入行时,仅有7岁。

在BBC“第一幕”仅露一面,头发乱糟糟,身材削瘦,很多观众见了直摇头。

9岁演戏剧。

有些龅牙,笑容拘谨,只有几个镜头。

但是,她很开心。

能与凯利·福克斯、杰尔米·诺森、迈克尔·高夫合作,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10岁演电视。

在《寻宝人》扮演小公主。笑容依旧拘谨,还得配合电视,讲一口蹩脚外语。

12岁继续拍电视。

拍《回家》,资源很丰厚,待遇也稍微好些,全明星阵容。

她稍微长开了点,不再一头乱发,相反,头发梳得很顺、很柔。

13岁拍电影。

演了部《星际大战》,作为娜塔莉的替身。

因为这部片,很多人说她与娜塔莉傻傻分不清。

18岁继续拍电影。

和戴普搭戏。

在《加勒比海盗:黑珍珠的诅咒》里和杰克船长大打醉拳。

《无剪辑杂志》主编说,凯拉的《加勒比海盗》是最精彩的,即便续集很让人失望。

是的,从记事起,她一直在拍戏,空闲时拍,放假拍,有时,还得旷课拍。

以前,她不知道为何要拍戏。

长大后,她麻木地拍戏。

结婚后,媒体问她对女儿有什么期待。

凯拉闭了闭眼,严肃极了:“我绝对完全反对我的女儿成为演员。”

记者们诧异,你自己都拍了这么多年戏,为何不让女儿踏足演艺圈?

凯拉回答:“青春期应该不公开地度过。”

她有些倦了。

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青春期的人。

自记事起,就生活在镁光灯里,完全没有隐私。

现在,她需要隐私,渴望自由。

这样的渴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童年。

抑或更早。

凯拉的父亲是演员,母亲是剧作家。

他们都是艺术大咖。

毋庸置疑,凯拉一出生,一半的人生走向,就已被父母定格。

她也很乖。

一步步、一点点按照父母的规划,踏上演艺路。

7岁,邻居家的女孩在为巧克力争执,隔壁家的男孩刚刚学会穿长裤。

她扎紧了长发,带着刚刚换下的新牙,在父母的推荐下,麻木地走进了BBC。

是真的麻木。

第一次到片场,她似乎回到了婴孩状态,完全不知所措。

导演说:凯拉做动作,凯拉便做动作。

他又叮嘱:凯拉念台词,凯拉便咿咿呀呀念起台词。

她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甚至以为,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这样的。

随着年纪增长,凯拉慢慢有了意识。

这一年,她接了《我爱贝克汉姆》。

剪短了毛糙的枯发,饰演足球假小子。

《Q杂志》的凯特·莫斯看了她的表现,忍不住夸赞:“她变成了一个一点也不害臊的假小子,喜欢穿裤子,出去踢足球。”

是的,她变了。

因为被“囚禁”得太久了。

哪怕出演《加勒比海盗》大获成功,她也觉得自己被囚禁了。

以前是被父母囚禁。

如今是被观众囚禁。

记者问她:你18岁出演《加勒比海盗》一举成名,什么感受?

记者以为她会说出一连串感谢词,就像所有得奥斯卡的女星一般,感谢父母,感谢导演,感谢爱人。

凯拉的回答,让他大跌眼镜。

甚至,惊恐。

她喃喃地说:“那时一段很可怕的经历。”

她一直在重复“可怕”二字。

记者很疑惑,穷追不舍,问其缘由。

凯拉低了低头,声音有些哽咽:“我不是一个外向的人,要面对成名带来的一切,真的很困难。”

她不想成名。

只求安静。

安静生活,安静演戏。

后来,乔·莱特找到了凯拉。

他是著名导演,最爱拍英伦古装剧。

他把剧本放到凯拉面前:“我觉得你很像《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

偏执、冷清,又有股莫名的忧伤。

凯拉接过剧本,很喜欢,但不敢答应。

她想演,但不敢演。

伊丽莎白太美好了,她觉得自己演不好。

乔不放弃,拼命鼓励她,你就伊丽莎白。

最后,她还是接下了。

伊丽莎白曾是她的信仰。

拍片时,凯拉比任何时候都认真。

一句句背台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揣摩。

影片上映后,英国观众用反应告诉乔,他的选择没有错。

她获奖了。奥斯卡提名。

也得到了香奈儿代言权。

从7岁开演,到20岁获奖。这一路,她走了13年。

影评人们说:“凯拉将伊丽莎白演得既传统,又现代。”

温婉又克制。

有了这次古装尝试,凯拉干脆不接别的剧了。

一心只想演古装女子。

英国知名杂志问她:为什么那么爱演历史片?

她回答:“历史片可以逃避现实。”

后来,乔又拿着《赎罪》找到凯拉。

饰演位文艺女子。

是个伤感故事,轻飘飘的。

凯拉想都没想,一口应允。

票房不太理想,但这部影片,奠定了她“文艺女神”的地位。

《TimeOut》杂志说,她最爱凯拉这部影片。

《无剪辑杂志》的主编也跟评论:《赎罪》是她最棒的电影。

只有她自己知道,伤感才是自己的代名词。

赎的从来不是罪,而是心。

《赎罪》不久,乔又来了。

他是认准了凯拉。演古装历史,必找凯拉。

他带着《安娜·卡列尼娜》,让凯拉演女主。

和《傲慢与偏见》一样,她还是很忐忑,害怕自己演不好。

即便她的演技已经很好了。

乔再次鼓励她:“我认为你可以,你就可以。”

她演了,很成功。

安娜是个正统派女主角,可是,凯拉演着演着,却觉得她很黑暗。

她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演拍完安娜,什么都不记得,只发现了其中的黑暗面。”

为什么?

因为她的心,从未明亮过。

她说:“我总是企图用邋遢的形象来掩遮自己。”

《真爱至上》里,她总是莫名噘嘴,以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危险疗程》里,她干脆演女神经。

这与她以往女神形象大相径庭。

嘶喊、挤眉弄眼、扭动身躯。

丑到什么程度?

时至今日,只要有人嘲笑她,这里面的表情,必备。

一图,直击要害。

导演说,他想传递的,就是束缚与癔病元素。

可是,也太毁形象了啊。

凯拉不在乎,她说:“这个角色完全不在我的经验范围之内,虽然角色很痛苦,却也很享受。”

她渴望挣脱,至于到底挣脱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后来记者问她,为什么会接这样的角色。

她说:“作为一名演员,有时你会想成为和你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而不是你自己。”

她觉得自己内敛,于是,想要扮演些外向角色。

现实里做不到,但剧本可以。

可惜的是,这种无名的落寞,总是如影随形。

她曾毫无避讳地说:“我始终无法习惯众人的眼光。”

即便,是作为公众人物。

她逃避到哪种程度?

自出道以来,她只去过一次奥斯卡典礼。

还是刚出名不久,《傲慢与偏见》获得提名,为了镇场,她去了。

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去红毯。

后来,《赎罪》也获得提名,还是连获7项。

男主角去了,女配也去了,她没去。

以后的提名,更是充耳不闻。

别人拼命蹭红毯,她拼命躲红毯。

《名利场》曾经问过凯拉:你拍了那么多片,有没有主动要求加片酬?

凯拉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打了个比喻:“我以前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中。”

至于当导演,就更不可能了。

她对《名利场》说,自己很害怕,总是做事畏手畏脚。

所以,她宁可为鸵鸟。

最好,不被人看见。

这不,《破产姐妹》也调侃起来了。

她们说:“再一个月,这个地方就会空得像凯拉·奈特莉家的冰箱。”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空空。

她真把自己活成鸵鸟了。

因为她不爱出席活动,很多记者为了捕捉她的料,刚开始,会取悦她。

可她每次,都匆匆而过,不留痕迹。

记者急了,跟在她后面骂她,希望她回头。

她脚步更匆忙了,愈加不留痕迹走过。

好的料没法写,那就只能写坏的。

他们在纸上挥笔写下:“凯拉·奈特莉,厌食症。”

在英国,“厌食症”一度成了凯拉的黑点。

她自知解释无用,只能默默难过。

时光网采访她:你现在还会怯场吗?

“还是会怯场。”

她有个癖好,过去5年,总是戴假发,经常换各式各样的发色。

导致现在,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有人让她做个总结,为了自己20年芳华与青春。

凯拉眼神有些漂离,缓缓吐出两字:“扯淡”。

生活扯淡,感情更扯淡。

拍《傲慢与偏见》,她遇到了鲁伯特·弗兰德。

鲁伯特喜静。

她也不爱闹腾。

相恋没多久,他们就在伦敦同居了。

非常低调。

但狗仔不低调,他们疯狂堵塞,就想要拍他们,最好,是猛料。

凯拉和鲁伯特躲。

狗仔追。

他们又躲,狗仔又追。

甚至,不经证实,就传过他们分手。

不过谣言还是不攻自破。

凯拉的朋友说:“他们恋爱了5年,我竟然还是在他们分手后才知道的。”

5年后,他们分手了。

两人曾公布分手原因:不想太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凯拉奈特莉就看看风会把我吹向哪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