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潮流的滚滚向前,那些过时的理应“去”掉,以便迎来更新的,世界的发展规律也正是这个道理的印证。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在面对各种潮起潮落的当儿,鲁迅也成了时代潮流当中的“过时”者。
自从年以来,中小学校园开始了“去鲁迅化”之声,鲁迅的《风筝》等文章率先被从沿海省份的教科书中丢掉,这就是风风火火的“去鲁迅化”事件。
支持“去鲁迅化”的人认为鲁迅过时了,或者他的文章和思想都属于沉甸甸,深奥难懂的,也不再需要鲁迅精神了,他不再适合当下,于是建议从课本中去鲁迅化。然而反对者认为,鲁迅的文学和思维是历久弥新的,不仅可以震古烁今,更能适合任何时代,因为它给人以居安思危的警醒和精神触底反弹的提示。毕竟鲁迅文学也给几代中国人带来了充实的灵*给养,独立自尊的屹立在世界之林。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百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经济在突飞猛进,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发展的理念,这时候教育也会来凑热闹,比如我们熟知的“去诸葛亮化”、“去岳飞化”,当然还有一个“去鲁迅化”。那么“去鲁迅化”到底是要去掉鲁迅的什么呢?
曾几何时,这个在水深火热时代呐喊旧中国的革命斗士,曾无数次置身黑暗和腐朽,经历那个年代独有的无尽彷徨,革命事业也让赤子之心的鲁迅在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同样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限谦卑。这些来自英雄的底气,免不了少年立志的坚决。
少年的美好总是短暂的,由于鲁迅的祖父遭遇*治厄运,父亲也受到牵连得了一场大病,接下来,少年鲁迅开始了长久的家庭“顶梁柱”生涯,只见他常常奔走于药店和当铺之间,何故?换钱给病重的父亲买药。
后来刚成年的鲁迅便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到日本的留学机会,然而在日本鲁迅见惯了清国留学生的麻木和咸淡,他们不比身边落后的邹七嫂、王胡、华老栓们新颖,再从“幻灯片事件”里让鲁迅心头一颠,从此放弃了医学,在他认为学医也只能是救治像父亲那样的病体,然而无法救治国人精神的贫乏,于是他弃医从文,决绝的离开日本,以笔伐戈拯救腐朽的中国人。
当别人在喝咖啡的时候,他还在工作。因为在他认为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年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它犹如巨雷一般霹雳了落后腐朽的旧中国。翻开历史书,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一夜,才从字里行间看出了两个字:“吃人”,这历史书上歪歪斜斜写满了吃人。鲁迅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旧中国吃人的实际,写下此篇他更希望青年中国能踊跃的站起来,为民族事业奋斗不息。
然而“去鲁迅化”的人似乎抓着了鲁迅的“把柄”,认为鲁迅是满嘴“吃人”的狂人呓语者。
那么鲁迅真的是有了癔病的狂人?
随着《狂人日记》的诞生,没过几年鲁迅的另一部小说《阿Q正传》也发表了出来,它一经出版,就震动了亚洲文学,不仅如此,就连远在欧洲的汉学家斯文赫定都想通过鲁迅的友人台静农向鲁迅传达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希望提名于他,只是无名于荣誉的鲁迅先生婉言拒绝了他。
如果去鲁迅化的人坚持认为鲁迅的文学乃至思想都已经过时,那么当代中国文坛的作家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位文豪的呢?
作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当代中国文坛数一数二的知名作家莫言,当人们问到他是如何看待鲁迅的时候,莫言直说自己小时候就是读鲁迅长大的。
从小就是受鲁迅的影响,一直模仿、一直努力的深入想超越,但受他的影响实在太深,始终不能也不愿从鲁迅的影响中跳出来”!
与此同时在有人质疑鲁迅从来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时候,莫言觉得鲁迅先生的短篇和中篇足够精妙,像匕首一样犀利有力。我们都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凭借他那长达十多部的长篇小说,为此莫言坦言:愿意用自己所有的长篇作品换鲁迅一个中篇都换不来,这个中篇就是《阿Q正传》。
余华也是一样,在他看来鲁迅就是他的精神导师,作为在海外影响力不下于莫言的作家余华来说,他最惊讶的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曾经在学校的时候对鲁迅怎么都不感冒,但在参加工作以后再看到《狂人日记》时,一下子震惊到了。
余华看到鲁迅在开篇描写的那个狂人时,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
阎连科,作为当代中国文坛的后起之秀,他更是喜爱鲁迅,在他认为当代中国作家没有人会赶超鲁迅,鲁迅只有一个。
在描写现实世界时,读者从阎连科的书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子和鲁迅勇敢激烈的批判现实精神,从阎连科的《丁庄梦》中,丁庄人的形象,都在阎连科笔下翻腾着鲁迅的独有的犀利气息,穿透感叫人绝望,令人窒息。因此也有人认为当代阎连科才是最接近鲁迅的作家。
作为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在后世人眼中几乎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存在。
可是即便鲁迅有多大的精神魅力,但在时代的车轮前依然会化作烈火下的野草,如他自己所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诚挚的做人民的乳牛,吃草化奶。
鲁迅,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小时候老师常这样编顺口溜让我们记住这位精神巨人,中国人的思想财富。但支持“去鲁迅化”的人认为鲁迅的文字太过深奥难懂了,血淋淋,阴森森如入古道。因着这些欲将鲁迅的文章下架,将当代更优秀的作品和孩子们见面。
然而,剔除片面的看法,回归正理,鲁迅的很多文章,特别是大多数小说和散文都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比如这篇妇孺皆知的《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的这些作品不仅文字优美,还堪称现代文学的典范,完全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所以在文学艺术性上是不具任何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