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欢喜让人泪崩,你全身心爱着的孩子为
TUhjnbcbe - 2024/7/14 20:54:00

作者:溯白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

1我们是怎么用爱来绑架孩子的

最近回头看了《小欢喜》,小陶虹与女儿英子的吵架,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小陶虹扮演的英子妈妈和她爸爸离了婚,英子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面对高三的女儿,她一面是狂轰滥炸式给她补营养,海参燕窝轮流来,一面是满满当当的试卷和学习任务。

英子不堪重负,逃向爸爸。

爸爸出于亏欠和内疚,纵容英子逃课、说谎。

终于东窗事发。妈妈发现英子逃课,更令她气愤的是女儿和前夫及其女友俨然一家三口。

纵容女儿逃学的前夫成了好人,一片苦心的自己却成了外人。

回想起自己十多年来的付出,她失望、难过、辛酸,情绪就像雪山一样崩塌了:

我起早贪黑的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呀?我压力不大呀?小梦阿姨怎么就那么好啊?她是不是样样都比你妈好啊?

面对妈妈的质问,英子一次次试图辩解,都被妈妈的咄咄逼人堵了回来。

情急之下,终于崩溃:

“妈,你别逼我了成吗?我就是觉得小梦阿姨好!我就是喜欢小梦阿姨!至少她不会逼我干我自己不喜欢的事儿!我讨厌你!

我们总以为,把孩子放到学习的真空环境中,隔离一切与之无关的东西,就是对孩子好。

殊不知,这样的爱是枷锁,温暖中透着窒息,只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就像喂鸡,不能按着孩子的头让他学!”

越是逼迫,越是无效。

为人父母,最忌讳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好父母都会用理智的方式去爱孩子。

2尊重孩子,不是说说而已

做父母的总怕孩子走弯路,习惯性地帮助孩子做选择。却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选择是否适合孩子。

今年高考结束后,江苏南京的一对父子因填报志愿的问题闹矛盾。

原来,儿子考试发挥的并不如意,想要复读,而父亲却让他先把志愿填好。

情急之下,父子二人大打出手。

民警赶来协调时,父子二人又因为外出游玩的事情大动肝火。

父子二人剑拔弩张,谁都不肯退让。

看似是父子意见的分歧,折射出来的是父母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孩子慢慢长大,逐渐有了自主意识,而我们却仍然事事干涉,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孩子从来都是一个独立个体。

以爱为名,强行干涉孩子的决定,不过是把孩子视为自己意志的一部分。

表妹喜欢唱歌,高考时想走艺术这条路。

大姨死活不同意,觉得孩子去学艺术这辈子就毁了。

她宁愿给表妹报几万块的物理辅导班,也不愿让表妹发挥专长学声乐。

为了这件事,两个人没少吵架。大姨抹着眼泪说:“这孩子,我都是为了她好啊。”

一句“为她好”道出的是家长的无奈,裹挟的却是孩子的自由。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

孩子是我们生命延续,但这不是我们操纵孩子的理由。我们常说尊重孩子,首先应该尊重的是孩子人格的独立。

而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3与其事无巨细,不如放手让飞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事事插手,而是有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原,在双亲教养态度和孩子个性方面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果干涉过度,孩子的个性会趋于依赖、神经质,甚至癔病。

这样的孩子,但凡在生活中碰到一点事,或依赖别人,或情绪崩溃。

知乎上有位网友

辛束又鸟分享了他的故事:

小时候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中途转学回到父母身边,从此我的生活被他们一味包办。文理分科,非逼着选不喜欢的文科;买手机时,强迫要买他们喜欢的牌子;高考填志愿,被安排去读不喜欢的财务管理;连结婚之后衣服的款式都是他们选。后来,我变成一个什么事儿都要和父母求助的人,社交能力差,工作能力差,不甘心安逸却又不敢改变。

网友评论:包办一切,和慢慢杀死没什么区别。

父母过度干涉,不仅限制孩子的自由,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敏感,增加抑郁风险。

横加干涉,消磨的是孩子的天性,扼杀的是原本美好的亲子关系。把自己的意志强行灌输给孩子,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4为人父母,我们该怎么和孩子好好相处

第一次为人父母,我们难免过度紧张,总想挥着手里的指挥棒,让孩子远离荆棘。

可是我们忘了,他们不是提线木偶,而是有着独立意志的人。

太满太紧的爱会让他们窒息,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用理智的方式,好好和孩子相处。

第一,保持平和的情绪,好好沟通。

前几天,四川资阳一小区内,一名中学生因作业问题与父亲发生争吵。

随后在跟随父亲外出时,被责备头发过长。之后以回家拿东西为由,在6楼家门口留下遗书后,乘电梯至26楼跳下,不幸身亡。

父母和孩子难免发生冲突,我们要学会克制情绪,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把事情抖落出来,指责孩子。

正如马未都先生所说:

发生冲突时,不管孩子说什么,先和他站一起,再去谈论对错。

比起唇枪舌剑的辩论,理解和拥抱也许更有力量。

有时候,孩子不是不懂事儿,只是父母的坏情绪让他们想要反抗。保持平和的情绪,才能和孩子好好交流。

第二,最好的教育是身教,用行动和孩子讲道理。

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武亦姝,因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圈粉无数。今年高考,武亦姝以分(上海高考满分分)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一时间,“生女当如武亦姝”成为家长们的口头禅。

武亦姝的妈妈却说:“没什么天赋,她的因,在家庭,她的根,在父母。”

父母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武亦姝的父亲是圈内有名律师,工作很忙,而他的手机每天下午四点半一定会关机,他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我们对待自己的标准,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的表现折射出来的,基本就是他父母的水准。要是这孩子有教养,他的父母一定有教养,除非他父母没自己带。”

口头说教力量微弱,言传身教才能慢慢感染孩子。我们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讲道理。

第三,学会认错。

《小欢喜》中,季杨杨终于等来了爸爸的道歉。

之前,因为和法拉利合影的表情包,季杨杨被当副区长的爸爸要求书面检讨。杨杨以为这是父亲的政治作秀,在顶撞父亲之后,杨杨被爸爸打了一耳光。

后来,当着其他家长的面,季爸爸没有敷衍了事,而是认认真真和孩子道了个歉:

我昨天不该打你,我很后悔。请你原谅爸爸,爸爸错了。

这一刻,他不是单位领导,只是一个渴求孩子原谅的父亲。

而季杨杨,这个一贯高冷的男孩,也忍不住,捂着毛巾痛哭起来。

同样在这一刻,父子俩的关系真正得到缓和。

人孰无过。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同样,认错是毋庸置疑的。

家长犯错,一样也要认错,别为了面子失了孩子。

好好认错,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意味着时时心灵相通。

讲感情没错,但别用爱去绑架孩子的意志。真正的爱,不是强硬的压制,而是温情的的引导。

愿天下父母多些心平气和的交流,少些事无巨细的操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做他们最坚定的战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欢喜让人泪崩,你全身心爱着的孩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