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巴西之困孕育新平衡五国金砖不再铮亮
TUhjnbcbe - 2020/7/16 15:22:00

巴西之困孕育新平衡 五国“金砖”不再铮亮


摘要:在金砖概念诞生之初,它只代表缺乏联系机制的四个具体国家,其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考察单个国家的状况进行衡量;但目前的金砖五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集团,同时也是一支迅速上升的国际*治力量。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已在亚投行筹建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俄罗斯则发起了欧亚经济联盟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印度在新总理的引领下积极在东方行动,并


巴西经济正在出现25年来的最大衰退。不仅是巴西,当人们已经在纷纷谈论“后危机时代”时,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在集体放缓,并面临着各自的难题。


巴西经济正在出现25年来的最大衰退。不仅是巴西,当人们已经在纷纷谈论“后危机时代”时,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在集体放缓,并面临着各自的难题。


本世纪初始,当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奥尼尔提出“金砖”概念时,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西方七国集团的10%;十余年过后,这个比值已经变为50%,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二者甚至已经旗鼓相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大约五年时间中,金砖国家的经济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在全球范围内可谓是表现出色,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然而,一时间,“‘金砖引擎’面临大修”、“金砖褪色只剩砖”之类的观点开始不断涌现。无论这些观点是一叶知秋式的先见,还是耸人听闻的过度推论,抑或是别有用心的恶意唱衰,“金砖俱乐部”的确已经站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


两个十年间的起伏


在“金砖”概念后的第一个十年中,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以上,年平均增速超过8%,不仅远高于同期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以及4.1%的世界平均增长率,也超过了奥尼尔当初的总体预期。但巴西是这十年中唯一经济增长没有达到奥尼尔预期的金砖成员,最近两年来在经济泥沼中更是愈陷愈深,经济形势最不容乐观。2014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只有0.1%。截止到目前,巴西央行已经连续七次上调利率,但并未起到恢复投资者信心和缓解高通胀的目的。根据目前的市场预测,2015年巴西经济将衰退2%左右。


其实,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金砖国家的经济年平均增速已经下降两个百分点以上,且普遍面临比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


俄罗斯的第一个十年的经济表现最不稳定,曾有过年经济增长超过8%的优良表现,也曾创下经济衰退接近8%的糟糕纪录。尽管在2009年曾经出现过严重的经济负增长,俄罗斯在2001年至2010年仍保持了5%的年平均增长率,而2011年至2014年的平均增速却下滑到2.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直至2014年跌至0.6%。从最近几年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的阶段性趋势看,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非常明显。


南非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5%,刚刚过去的三年中则放缓到2%上下,201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仍维持在过去三年的平均值水平。南非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相对来讲并不剧烈,且南非在2010年才成为“金砖俱乐部”成员,是当前金砖五国中的后来者,经济比重也只占到金砖集团的2%左右。从总体上看,南非经济的持续发展虽然也面临诸多困难,但不会对金砖集团整体带来太大冲击。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集团中表现最好的两个大国。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0%,而同期的印度则超过7%。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结束了两位数增速,并在最近的三年中维持在7%-8%的增长率。不过,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多数经济学家对“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较目前仍有一个百分点左右的下调。与此相比,印度虽然也在进入第二个十年后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增速下滑,但在2014年实现了较大的增速提升,并有望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金砖国家在普遍遭遇经济难题的同时,内部之间的分化也有所加剧。


2015年年初,奥尼尔在重新审视金砖国家的定义时,甚至声称俄罗斯和巴西有可能会失去“金砖俱乐部”(BRICS)的成员资格,并表示担忧今后要用“IC”(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来重新定义新兴大国集团。作为“金砖”概念的发明者和 “铁杆粉丝”,奥尼尔发表此番言论只是为了提醒金砖集团重视内部的困难,他曾在多个场合为有关国家开出“药方”,而唱衰“金砖”的论调已经在西方甚嚣尘上。


“衰败论”是盲人摸象


尽管金砖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但“金砖衰败论”的立论基础只是基于部分事实,更多是一种源自“盲人摸象”式观察或“选择性失明”之后的论断。


首先,金砖国家内部已经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联系机制,作为新兴大国的主要代表,这个集团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提升。在“金砖”概念诞生之初,它只代表缺乏联系机制的四个具体国家,其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考察单个国家的状况进行衡量;但目前的金砖五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集团”,同时也是一支迅速上升的国际*治力量。金砖国家不仅建立了年度峰会机制和其他多层次的联系渠道,且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在这种背景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在这个集团中正在逐渐显现。从外部看,预言“金砖”的前景首先要看这个有机体的共同前景;从内部看,金砖国家建立的纾困机制也有助于单个国家摆脱困境。


其次,中国和印度作为经济规模最大的两个成员,经济发展态势依然良好。两个国家在经济增速上虽然也出现了波动或放缓,但依然远高于发达国家以及世界的平均增长率。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在金砖经济体中所占比重超过70%。有这两个国家的强劲支撑,金砖集团就不会走向衰败。


再次,虽然金砖国家面临着各自的内部问题,但当前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带来的,当环境变化之后,金砖国家就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增速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对俄实施严厉制裁造成的。虽然,欧美与俄罗斯的*治对峙可能长期化,但让双方同时蒙受损失的经济制裁却很难持久;且对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而言,制裁的有效性会随时间减弱。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俄格战争发生后的2009年,俄罗斯曾出现7.8%的经济负增长,但仅仅一年后,即实现了4%左右的正增长。


巴西经济的急剧恶化,则是由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美国货币*策变动带来其货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共同诱发的,但诸多不利影响交汇的局面同样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最后,金砖国家的增速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周期调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金砖国家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群体。即便在目前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其经济增长率仍在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与欧美债务危机之中发达经济体出现的发展模式困境、流动性困难、需求不足等问题不同,金砖国家的问题更多出现在经济结构领域,因而相对容易通过国内变革得到解决。


综合而言,金砖国家当前面临的寒流更可能是一场“倒春寒”,而不是真正的“严冬”。虽然,这股来势凶猛的寒流可能给一些成员带来沉重打击,但只要应对得当,已经拥有较好经济基础且人口、领土、能源等资源禀赋出色的金砖国家并不会就此沉沦。


危中之机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砖国家的确正在经受新的严峻考验。不过,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非完全是负面的。


共同的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会促成金砖经济体内部更密切的合作,通过抱团取暖抵御经济风险,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向发达国家争取权利。正是在经济风险加大、“金砖衰败论”抬头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作出了创建自己的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的决定。外部环境的恶化也使金砖国家内部的经济互补性得到凸显。比如,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下降,对俄罗斯、巴西造成很大冲击,中、印作为能源进口国却相对受益;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后,中俄经济联系明显增强;印度的信息产业优势为其他金砖成员所需,而南非资金不足和印度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同样能在金砖国家内部得到弥补。


金砖国家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也由此迎来契机。俄罗斯和巴西面临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出口受限造成的,而过度依赖国内的高投入和资源开发也是金砖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弊病。对于金砖国家而言,当务之急并不是盲目拉升增长速度,而是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为长期发展储蓄动能。换个角度看,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作为过去二十年中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新的考验面前,金砖国家也在主动加强与世界特别是地区经济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正在摆脱以往的单纯外贸往来,被融入到一种更为全面的合作计划之中。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已在亚投行筹建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俄罗斯则发起了“欧亚经济联盟”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印度在新总理的引领下积极“在东方行动”,并正在酝酿促进环印度洋合作的“季风计划”;巴西和南非也仍然充当着打造地区经济共同体的先锋。这些举措既能够为金砖国家的国内增长提供新动力,也有利于改善它们的对外贸易结构。对于中俄印三个大国而言,共同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也有利于三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案上实现对接,避免不同方案之间的恶性竞争。


当前的困境是检验“金砖”成色的最佳试金石。从当前形势看,金砖国家的“金质”依然成色良好。只要金砖国家能够继续抱团取暖,加强团结,特别是有效地稳定国内经济,“吹尽狂沙始到金”之后炼就的“金砖”将会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夺目。


/iframe--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西之困孕育新平衡五国金砖不再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