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宝知道酱妈~
禁忌的分类:分为暂时禁忌和绝对禁忌。
暂时禁忌
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暂时禁忌”。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
绝对禁忌
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绝对禁忌”,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后反应:分为接种反应和异常反应
接种反应
这是由于制品本身所引起的反应,有可能是局部反应,也有可能是全身反应。一般来说,由于生物制品引起的接种反应轻微,时间也比较短,大概在一到两天就会消失,对此父母不必太担心,也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跟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全身感染等。过敏体质的宝宝容易发生异常反应,父母应该多加注意,在注射之前和医生说明。
宝宝不能接种疫苗的具体情况:
1、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2、如果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
4、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5、如果你的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6、有争议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各类疫苗禁忌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4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无需惊慌!正常的疫苗反应多护理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专家提醒
有时会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只有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可鉴别。万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高能预警!出现异常反应马上就医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在接种前后应注意的事项
1、接种时间(初次、复种)、接种方法、接种剂量等要严格掌握;
2、家长对孩子接种情况要十分清楚,避免漏种或不必要的重复接种;
3、接种前后应避免使用免疫调节剂,如丙种球蛋白等;
4、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不可与热开水或热食物同时服用;
5、要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果是早产儿或者营养不良,最好先不要接种,和医生商量后定时间注射。
6、给宝宝接种疫苗以后不要急着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7、宝宝一出生,医生就会给你一本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有宝宝应该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时间,父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不要半途而废。如果因为粗心错过规定的注射时间,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另外约定时间注射。
8、接种以后,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9、宝宝接种以后,父母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不要让他剧烈运动,如果宝宝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一般一到两天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很长,就医院请医生诊治。
注: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