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被去世 看微博的强大力量及背后的陷阱
12月6日晚,某微博忽然传出金庸去世的消息,在引发一阵骚动后,旋即被证实是假。一位名叫赵楚的友6日晚发了微博,称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时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这个消息如炸雷般迅速在微博中被转载,很多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求证消息的真实性,后发微博者很快又发微博致歉更正。(新闻详见本报今日38版)
从郭敬明在微博神乎其神的忽悠大家娱乐圈会有重大事件发生再到金庸老先生 被去世 ,微博让我们看到了他可怕的一面 复制谣言的速度很可怕。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微博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究竟在哪里?
微博时代 已走进众多民的生活,带给了我们很多方便,让我们知晓通过传统途径很难知晓的信息,也能很快的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别人。但是,我们在肯定微博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微博的双刃剑作用:当微博出现谣言、恶意攻击的时候,公众如何面对?微博运营商又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有人想在纸质媒体发布恶意或虚假消息,这很困难,因为纸媒有很严格的审核机制;如果有人想在大街上贴诽谤大字报,这更困难,因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是,在微博里,发布这些东西却似乎变得很简单:想骂谁骂谁,也会一不小心就被人骂,并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影响最大的人群。病*式的传播方式、络上的猎奇式炒作,让谣言在出现之后很难阻止,毕竟不同人的道德水平良莠不齐。可见,微博运营者建立必需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已经成当务之急。
从事实和道德两方面审核微博确有很大困难。在一些站,微博有 认证机制 ,实名的认证会约束微博使用者,但这种 认证 也有着先天的不足,毕竟认证者基本属于可以认证的 名人 。而占微博使用者绝大部分的民是没有这种认证资格的。假如真的对所有微博使用者都采取 实名认证 的话,按照站 流量第一 的运营理念,又必然会流失大批民。
尽管纯粹的 实名制 却能最大限度的减低谣言的发布频率,但这又无疑会加大站的负担,更会增加某些人的反感。让一些人失去安全感,如果他们想通过微博举报一些关系到自己人身安全的事实又么办?
如果金庸去世的消息是某纸质媒体发布的,我想索赔、诉讼等问题有可能会接踵而至,但是出现在微博里,似乎就没有这么容易讨回公道与尊严,可仍然无法否认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果人们对毫无法律制裁的发布乐此不疲,结果会怎么样?微薄的公信力如何建立?
这是一个需要大众思考的问题,作为微薄平台的使用者,道德自律是最起码的底线,对络运营商,不能只考虑流量、收益、规模,而忽视事实真相、忽视法律底线、忽视社会感受。金庸 被去世 让人清醒看到微薄的可怕一面,考问着微博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
微博,希望别成为供人娱乐的低俗工具,微薄使用者,请保持自己基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