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日一穴之通里
TUhjnbcbe - 2021/8/1 18:03:00

通里tōnglǐ

属手少阴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別走手太阳小肠经,是心经治疗范围最广的穴位,是治疗舌强不语的要穴。

别名:通理

名解:通,通达,贯通之义;里指邻里。穴为手少阴之别络,从此别走手太阳小肠经,经气由此通达表里二经,且兼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若井里然,故以为名。其所治症多由涩滞抑郁所生者,以通为治,即通而理之,故名通里。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仰掌用力握拳,沿尺侧肌腱内侧的凹陷,从腕横纹向上量1横指处即是。

功能:清热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

暴喑,舌强不语,咽喉肿痛,咳嗽,哮喘,心悸,怔忡,腕臂痛,热病,头痛,目眩,心痛,神经衰弱,狂证,癔病,癔病性失语,悲恐畏人,臂,肘,腕痛,指挛,失眠,面赤,倦言嗜卧,崩漏,遗尿,胃出血,子宫内膜炎等及其他循经病症。

配伍:

通里配廉泉、哑门治舌强不语、暴喑等。

通里配金津、玉液治舌强不语。

通里配太冲、隐白、三阴交治月经过多。

通里配太阳、风池,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眼花。

通里配廉泉、涌泉,有清心启闭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癔病性失音。

通里配解溪,治头风、面目赤。

通里配行间、三阴交,治经血过多。

通里配腕骨,为原络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狂证,精神分裂症。

通里配大钟,治倦言嗜卧。

通里配内关、心俞,有宁神志调心气的作用,治胸痹、脉结代、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悸、怔忡、悲恐畏人。

通里配百会、内关、心俞、人迎,治心慌心悸。

疗法:一般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针感亦可循心经下行到手指,或循心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个别可走向胸部。可灸。

主治歌诀:通里暴喑不能语---通里可宁心安神清心,主暴喑舌强不语

心悸遗尿经太急---治心悸怔忡、遗尿及崩漏、月经过多

相关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主卒痛烦心,心中懊侬,数欠频伸,心下悸,悲恐。主遗溺。主不能言。主热病先不乐数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卒心中懊??,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悸,肘臂孺痛,实则支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

《医宗金鉴》:主心烦极甚,怔忡不宁。

《针灸大成》:主目眩头痛,热病先不乐,数日懊??,数欠频呻悲,面热无汗,头风,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呕喉痹,少气遗尿,妇人经血过多,崩中。实则支满膈肿,泻之,虚则不能言,补之。

《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通里腕侧后,掌后一寸中,欲言言不出,懊??在心中,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平声仍欠数,喉闭气难通。虚则不能食,咳嗽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附注:

1、手少阴心经“从心系却上肺”,“上挟咽”,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手少阴络脉“系舌本”,心开窍于舌,通里是心经络穴,故可通心脉,益心气,安心神,清咽喉,宣肺通闭,固表开音。

2、通里又为治法。通里又名泻下、攻下、下法、通下,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分寒下、温下、润下等,除润下药较和缓外,其余多较峻烈,年老体弱慎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无实结者不要轻易采用。

注意:

本文所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诊疗依据,请勿盲目试用。还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全身症状、情志以及生活习惯等,由专业医师作出诊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福生无量天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日一穴之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