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宣城市以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实施增绿增效行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森林景观,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年生态旅游接待人数.4万人次,实现产值.5亿元。
01一是推动森林观光示范点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引导林业经营主体利用现有的林业资源,挖掘特色,积极开展森林观光示范点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级每年评选出10个森林观光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给予以奖代补资金补助,用于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每年创建工作,带动37个申报森林观光示范点的经营主体近三年投入12.34亿元开展森林步道、炫彩森林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7家经营主体申报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森林旅游经营主体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02二是积极开展森林旅游宣传推介。组织森林旅游经营主体参加“首届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场参与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推介,广德市金益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广德高峰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现场推介了广德*金芽茶叶、九针大红袍、工艺竹扇、唐氏竹编等特色林产品。在上海林业技术网合作开辟长三角一体化专栏,推介宣城森林旅游景点10处,联系电台等媒体专题报道推介森林观光示范点,提升森林旅游形象。
03三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号工程“皖南川藏线”,印发《宣城市年“皖南川藏线”工作要点》,重点调度沿线40个文旅项目。年在“皖南川藏线”沿线乡镇完成人工造林亩,其中,彩叶树种亩;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2.25万亩、退化林修复工程任务亩。宁国市制定《红杉林保护和提升方案》,做好景点提升工作,人民日报刊登了“醉美红杉林”美景。宁国市投入万元用于皖南“川藏线”路域环境整治绿化提升(19处节点提升、建设和沿线墙绘、绿化大苗银杏栽植),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亩。通过增绿增效行动,调整了树种结构,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丰富了森林景观。
04四是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突出以青弋江、水阳江水清岸绿为主的绿化建设工程,做好“两江”沿线一公里“补绿”,实施人工新造林0.54万亩;突出以高铁、高速可视范围内的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做好第一层山脊线内的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复“增绿”;突出以国家级森林城市、乡村和省级森林城镇、村庄为主的创建示范工程,充分做好绿化美化彩化创建提标“植绿”,14个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创成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43个。
05五是织牢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防控安全网。牢牢把握“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森林防火工作理念,立足于“防”,密织防火安全网,把各项防范措施逐项落实到位。共设置临时防火检查站处,2.5万名县乡村干部、消防队员和护林员参加了林区巡逻。开展打击森林草原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有效控制野外火源,依法打击违法用火行为,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严格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认真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丨来源:省林业局
主办:安徽省林业局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