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双十二、圣诞节又快到了,咱也凑凑热闹聊聊消费观。
消费就是缺什么买什么吗?也许很久以前是这样,但现在显然不是了。《善恶经济学》中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某件商品,理论上来说,他需要的物品总数应该减去一个。可事实刚好相反,你拥有的越多,你想拥有的反而会更多。”
消费本身就能导致需求的增加,对此罗胖儿举过一个相当形象的例子。
本来这个胖子只穿有松紧带的运动裤,图方便。不过在近年频繁出镜的情况下,不得不注意一下形象,在好朋友和菜头的鼓励下,决定“脱掉多年不改的运动裤,换上窄脚裤。”不过在此之前他却有很多顾虑,罗胖儿是这么说的:“我深知那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穿上窄脚裤,就得穿休闲皮鞋。然后就得系上裤腰带。然后你就会在乎这一切的品牌。偶尔还会追求一下设计。配饰似乎也要讲究讲究。总有一天,突然觉得应该减肥。收获是:活得不凑合。代价是:永远很焦虑。我的窄裤脚,只是通向那一系列焦虑的入口。正如一个女子的名牌包。”
这就是我们聊的“入坑”式消费,那个“窄脚裤”就是这个“坑”的入口。
这种消费观始于何时我不确定,不过这让我想起商纣王用象牙筷子的典故。纣王有一次跟大臣们显摆一双象牙的筷子,大家都觉得很漂亮,只有他的叔父萁子吓得说不出来话。私下里他这样解释:“这么好的筷子,纣王肯定不会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那会显得难看,也太委屈了这双筷子。它该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才显得好看。有了象牙筷子、玉碗碟、玉杯,吃什么呢?用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豆角豆叶之类的东西来吃,恐怕纣王也不太乐意了,他必然要在这样的碗碟里装上旄牛、大象、金钱豹的胎来吃才感到有味。而有了这些后,他肯定不会再愿意穿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吃它,他就会要人费时织衣,费人盖房,而锦衣广厦了……”原来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萁子可能有癔病。直到最近才恍然明白,这双筷子也是个“坑”的入口。
就以上例子来看,坑里什么样在入坑之前基本靠猜,可能危机四伏,最后会把你搜光刮净;也可能别有洞天,给自己的生活不断带来惊喜。
所以,没必要过于纠结“双十一”、“入坑”、“剁手”等等那些带给我们焦虑的热词,毕竟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有,也应该有的想法,不论是“窄脚裤”还是“象牙筷子”,只要能做好预算、量入为出,避开这个坑就不难。